在18世紀,被稱為『白金』的瓷器,是當時全世界最有價值的品項之一。 瓷器的製作方式,早在2000年前被東方世界所研發、並在18世紀蓬勃發展; 而西方則是直到18世紀早期,才由歐洲瓷器發明之父- 貝特格 將瓷器製作秘方解開。
麥森的創立
因著貝特格研究出燒製高溫瓷的成分與製造方式, 選帝侯薩克森大公爵奧古斯特二世在當時便創立了麥森瓷器廠,招募了許多工匠、工藝師以生產從盤子、碗再到花瓶的各式各樣瓷器作品。工匠開始實驗各式樣的釉彩和造型、並招募了波西米亞的玻璃切割師傅。 在1720年代初期,從維也納而來的畫師約翰.格雷格里斯.霍羅, 在麥森創立了畫室,而麥森也在此時正式起飛。
一個對瓷器狂熱的統治者
麥森在當時隸屬於侯薩克森大公爵奧古斯特二世,一位對瓷器熱愛、並已收藏大量中國瓷器的選帝。 奧古斯特二世是當時歐洲第一位自身生產瓷器的, 他不僅為自己訂製了大量瓷器作品、也將這些高級瓷器販賣給貴族權貴。外交禮品對於在18世紀的歐洲政治而言,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。當時奧古斯特二世便委託麥森製作大量作品、大如花瓶瓷器、小則鼻煙盒等等,作為在國家間的外交禮品、並在維持國際間良好關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
而瓷器也迅速成為權利以及財富的重要象徵。
雕刻工藝品
麥森之所以製作小雕刻工藝品,是因18世紀初期,整個歐洲餐桌上皆得以見得的糖製擺設品。
這些糖被製作成許多特別造型,像是大門、馬車和花園等等。
在當時,這些糖製飾品非常昂貴,也因可食用而稍縱即逝。
而因著瓷器的出現,這些擺飾更永久也更有價值了
原先的糖製擺飾成了瓷器飾品後,仍是為餐桌擺設而設計
在當時這些瓷器擺設是作為日常使用,並不是如同今日將它們收藏在裝飾櫃內。這些瓷器人物的主題可以是諷刺、預言抑或是神話性質。
藉由屋內擺放的這些不同瓷器工藝品主題,亦可展現出主人的學識背景、軍事能力,甚至是幽默感。
餐具系列作品
因著貝特格的先見之明,麥森在1720年便有了第一組餐盤作品
起初,大量生產咖啡杯及茶杯組; 然而到了1730,有徽章的餐盤組漸漸成為麥森的主力作品
一開始是為奧古斯特二世所製作,而之後的買家不僅限在德國境內、更觸及到世界各地的收藏家。
登峰造極- 藍洋蔥
在1731年,麥森因藝匠指導- 約翰·約阿希姆·坎德勒的『藍洋蔥』技法,而到達巔峰。 麥森原先的餐碗盤皆以模仿中國瓷器的花紋為主、然而在1740年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風格和圖樣。『藍洋蔥』其實並非真的洋蔥、而更像是桃子和石榴的化身。
麥森將早期明朝釉下那藍白相間的瓷器、和歐洲花種的圖案相結合,而成了麥森至今的特色標誌。
麥森的收藏
因麥森作品的稀有和價值,在起初僅有上層階級有購買的能力;然而這現象在19世紀時開始轉變、美國富有財力的家族開始著手進行收藏。
至今,瓷器如今已非王公貴族的, 很多人了解到麥森保值傳家的價值、改買麥森,更精確的說,是一項投資。